專家是訓練有素的狗。

  常常有人說,這是愛因斯坦的名言。不過其實他真正的出處在一本叫做《愛因斯坦的智慧 : quotations on just about everything from the greatest mi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》的書裡面,這句話的全文是這樣的:「......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student ac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and a lively feeling for values. He must acquire a vivid sense of the beautiful and of the morally good. Otherwise he----with his specialized knowledge----more closely resembles a well-trained dog than a harmoniously developed person.

  簡單的翻譯起來就是:「讓學生有對於各種價值觀與生活感受是很重要的,他必須能真正的擁有美感與道德良善。否則他的專業知識會讓他像一隻具有良好訓練的狗,而不是一個和諧發展的人。」

  訓練良好的狗,就像現在的大學大量生產的學術機器一樣,他們只瞭解自己的專業,對於沒有誘因(對狗來說是食物,對人來說或許是金錢)的知識絲毫不露出任何興趣,也因此,這句話才會被拿來嘲諷所有的「專家」。

  當然,在專業分工的現代,我們已經很難要求像色諾芬、蘇格拉底、亞里斯多德之類的全才出現在現代,一個人窮極一生,或許只能夠在一個領域-如果有更多的恩賜,或許是兩個、三個領域上有良好的發展,然而要完全瞭解,卻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可是即使如此,保持著對其他領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也是很重要的事情。專家不只要鑽研學問,更要觸類旁通-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最高的學位,我們要叫做「博士」的緣故吧。

  常常會有人說「知道什麼什麼,難道就會讓我更有人文素養嗎?」

  什麼是「素養」?素養就是「平時的修養」、那什麼又是「人文」?人文就是人類的文化現象。所以什麼是人文素養?

  人文素養就是一個人對於所謂的「雜學」瞭解的程度。每一件你我所不知道的事情,無論他是地理的、歷史的、文化的、美術的,甚至科學的、商業的,舉凡人類所創造的文化,都算是「人文」,而平日就有興趣的接近、瞭解這些東西,就叫「人文素養」高,反之,如果有人整日渾渾噩噩,不思開拓自己的世界,只要對自己沒有好處,就不想瞭解也不想接觸新知-那麼這種人,我們就說他「人文素養不好」。

  所以,很多人犯了一個錯誤。無論是批評的人,或是反駁的人,都會替這些人文知識定下高低,比如說:愛看漫畫是不好的、鑽研古文是好的……之類的,但是其實人文知識是沒有高低的,那麼糟糕的地方在哪裡呢?

  糟糕的地方在「只」。

  「只看漫畫,對於延伸閱讀或研究毫無興趣」這就是很糟糕的例子。有人打三國志可以打成三國歷史大師,卻有人永遠只認識電動裡面的人物數字,不瞭解這些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。

  我想到我朋友常常愛說的一句話。

  「一個人如果願意當人,那我就把他當人對待,如果有人寧可當畜生,那就不要怪別人用對待畜生的方法對待他。」

  我偶爾會看到有人以當「狗」自豪。

  那就不要怪別人罵你、打你、責備你不像個「人」。

  就是有像訓練良好的狗一樣的專家,才會出現缺乏道德良心的訟棍、絲毫不考慮美感的建築物之類的,讓人覺得悲傷而難過的一切。

  大學生是站在學術殿堂台階上的人們,未來他們應該會走向學術殿堂-即使現在的大學看起來已經變成職業訓練所,仍然有大學生會走向學術殿堂。

  我衷心的期盼這些人不會是狗,而是專家。

  真正的專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eppy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